2025/07/24
是艺术还是恶作剧?用验孕棒邀请你来切一块婴儿回家!MSCHF 最新作品实现切割共享雕塑,颠覆艺术收藏常规
来源:https://ztylez.com/art/artnews/2025/07/24/319122/
作者:Louyi Wong
分享:
一个婴儿雕塑正静静地躺在纽约布鲁克林 Pioneer Works 艺术空间中,它的命运将被千人共享 —— 或者说,被千刀万剐。这就是当代艺术界最具争议的艺术集体 MSCHF 最新作品《所罗门王的婴儿》(King Solomon’s Baby);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个展览的邀请函竟然是一支实际可用的验孕棒,让受邀嘉宾必须「测试」才能获取展览资讯!
这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又发人深省的创意,再次展现了 MSCHF 对艺术界规则的挑战。当一件艺术品被切割成千片,每人只能拥有一小部分,它是变得更有价值,还是丧失了原有的完整性?艺术收藏的门槛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恐怕要留给每位愿意花费 100 美元到 10 万美元不等购买「婴儿肢体」的收藏者来思考了。
成立于 2016 年的美国布鲁克林艺术集体 MSCHF(发音为「mischief」,即「恶作剧」之意)已成为当代艺术界最具争议性和影响力的存在之一。他们以打破传统艺术、商业和文化的界限为核心理念,每次都创造出令人难忘的体验和对话,亦善于製造「病毒式传播」的作品,将艺术、行销、科技和社会批评融为一体。

过往的作品,包括 2019 年的「耶稣鞋」—— 一双注入所谓「约旦河圣水」的 Nike 运动鞋(上图),售价高达 1,425 美元,更在几分钟内售罄;2021 年的「恶魔鞋」—— 与说唱歌手 Lil Nas X 合作的改装 Nike 鞋,据称含有一滴人血(下图);以及 2022 年在巴塞尔艺术展上展出的「ATM 排行榜」—— 一台会显示用户银行余额并进行排名的 ATM 机,引发了关于财富、隐私和阶级的尖锐讨论。2023 年,他们推出的 Big Red Boot 红靴子在社交媒体上爆红,被无数名人穿着并创造了一股潮流。同年,他们还将达明 • 赫斯特的一幅原作切成 1,000 个圆点分别出售。

今年初,MSCHF 在涩谷知名艺廊 NANZUKA 举办「Material Values」展览,其中一个名为「Rain Cubicle Sculpture」的装置作品, 演绎了上班族的真实写照 —— 在一个办公室隔间中怪奇地下着雨,办公室内的物件都被雨水淋湿、浸蚀,而人也无法倖免。儘管电脑在闪烁、眼镜也被雨水模糊,但人还是在岗位上努力地处理各项工作,忽然想起了那位在颱风天也赶着上班的「黎生」。这别开生面的艺术装置,不仅展示了办公空间内的忧郁氛围、带来视觉上的震撼,也透过反讽感强的设计,反映现代上班族单调乏味的生活。就在真实的水气与灯光交织之下,带领人们深入探讨了现代职场的精神困境、都市生活的压抑感,以及工作与情绪的微妙关係。


无论是商业产品还是概念性项目,MSCHF 总能精准捕捉时代脉搏,创造出令人思考的文化现象。各种兼具创意和想像力的作品,亦似是当代社会的锐利观察者,也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恶作剧,同时也是对艺术界和社会规范的犀利批评。


《所罗门王的婴儿》本是一件价值 10 万美元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雕塑,巨大的形似一个真实的婴儿,名称源自圣经故事中所罗门王提议将一个婴儿一分为二来解决两位声称是孩子生母的妇女之间的争端。但 MSCH 翻转了这个故事:在原版故事中,真正的母亲宁愿放弃孩子也不愿见到他被分割;而在这件作品中,越多人想要拥有它,这个「婴儿」就会被切成越多块。


整个交易机制设计得极其精妙:如果只有一个买家,则需支付全额 10 万美元获得完整雕塑;若有两个买家,每人支付 5 万美元,但雕塑将被切成两半;十个买家则每人支付 1 万美元,而雕塑便会同时被切成十块。以此类推,最多可有 1,000 名买家,每人仅需支付象征性的 100 美元,就能获得雕塑的一小片。买家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部分,而是随机获得一片,可能是眼睛,可能是脚趾,也可能只是一块无法辨认的表面。
这件作品于早前(7 月 11 日至 13 日)在纽约布鲁克林的 Pioneer Works 展出,并于 7 月 11 日下午 2 点开始在线上销售。随着买家数量的增加,作品将被实际切割,从一件「纪念碑式」的雕塑转变为最多 1,000 件可挂在墙上的二维「画作」;而这过程便在展出的最后一天(7 月 13 日)的现场进行,届时参观者将看到一件被完全解构的艺术品。

MSCHF 的破格创意在本次展览中体现为两大焦点。

首先,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展览邀请函 —— 一支实际可用的验孕棒。收到邀请的嘉宾必须使用这支验孕棒才能获取展览详情,这一举动不仅与展览主题「婴儿」相呼应,更以极具争议性的方式挑战了艺术界的传统礼仪;而邀请函上的 QR 码只有在验孕棒显示结果(无论阳性或阴性)后才会出现,强迫受邀者参与这一半是恶作剧、半是行为艺术的过程。

另一个焦点则是艺术品的切割与分享机制,这完全颠覆了艺术收藏的传统思维。通常,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其完整性和独特性,而 MSCHF 刻意将这一概念粉碎,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 1,000 人各拥有一小片,这件作品是变得更有价值,还是失去了意义?这一机制也巧妙地模拟了当代数位世界中的共享经济模式,同时对艺术市场中的投机行为提出尖锐批评。

MSCHF 在其宣言中写道:「相机是切出最薄片的刀」,暗示在数位时代,大多数人只能通过照片、视频等媒介来「消费」艺术,而《所罗门王的婴儿》则将这种「片段式欣赏」实体化,让每个收藏者都能拥有一小块真实的物件,无论其整体完整性是否被破坏。

Source @hiiihorse @MSCHF @perrotin @pioneerworks, catalina kulczar
0.1518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