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用果皮做運動鞋、香燭灰變陶瓷釉、蔗糖都能變成包裝?DX 設計館兩大展覽循環重塑未來,把廢物變黃金
Source:https://ztylez.com/art/design/2025/09/03/328650/
Author:Louyi Wong
Share:
在資源日益稀缺、氣候危機日趨迫切的當下,如何透過設計為地球創造可持續的未來?這個問題在深水埗 DX 設計館找到了令人驚喜的答案!
由文創產業發展處主要贊助、香港設計中心與荷蘭駐港澳總領事館聯合呈獻的《設計循環 – 循環設計》與《物物俱圓》兩大展覽,從 8 月底在 DX 設計館展出,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廢物不是廢物,而是被放錯地方的資源」的設計新視界。這兩場展覽不僅延續了設計營商周 2023 與荷蘭設計週的交流成果,更透過凝聚荷蘭與香港設計力量,探索如何將循環性轉化為實現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目標的關鍵工具。


由荷蘭設計師 Sjoerd Hoekstra、本地建築師吳海賜和駐荷蘭設計師 Simone de Waart 共同策展的《設計循環 – 循環設計》,自去年於中環街市首展後,今年以全新視角回應地球資源過度消耗的緊迫議題。
展覽聚焦荷蘭及香港設計師如何透過循環設計重新構想建築環境、Fashion與日常物品的生產與使用方式,提出以循環經濟為本的具體可行方案。這些設計師的關注不僅限於產品本身,更延伸至它們被棄置後對環境的影響。展覽提倡優先採用再生物料、重複使用不可再生資源,並延長產品壽命,建立持續再生的循環體系,為實現零廢物、零碳的目標提供實質路徑。

作為香港首度登陸荷蘭設計週的展覽,《物物俱圓》由香港設計中心業務發展總監胡燦森與跨界創作者 Vivienne Yu 聯合策展,探索可持續發展如何與香港文化核心價值 —— 靈活變通、虛懷若谷與人文關懷 —— 相互融合。


展覽精選 12 個多元設計項目,包括:蔗糖製成的可分解包裝、以香燭灰為釉的陶瓷器皿、果皮製成的運動鞋,以及為病患者設計的共融方案等。從衣食住行到具本地特色的陶瓷、麻雀等物件,展示了香港設計師如何將循環設計視為社會責任與文化本能,以延續、同理與共同責任為核心,重新想像設計的可能性,為物料注入新生命,同時重塑人際關係與尊嚴。


香港設計中心行政總裁陳娜嘉女士表示,這兩項展覽不僅展現了設計師如何從生命周期思維重新想像設計方式,更將 DX 設計館打造成設計與文化交流的平台,培育新一代設計人才,推動香港發展成為重要創意樞紐;而荷蘭駐港澳總領事 Maurits ter Kuile 先生則強調,展覽將進一步促進荷蘭與香港之間的設計交流,持續推動當代設計在實踐 ESG 目標上的重要角色。

《設計循環 – 循環設計》日期:2025 年 8 月 27 日至 11 月 24 日《物物俱圓》日期:2025 年 9 月 8 日至 11 月 24 日時間:上午 11 時至下午 7 時(逢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地點:香港設計中心|九龍深水埗通州街 280 號 DX 設計館 2 樓設計博物館
0.114228s